【精华】中秋节的作文700字六篇
在平凡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都经常接触到作文吧,作文是经过人的思想考虑和语言组织,通过文字来表达一个主题意义的记叙方法。你知道作文怎样才能写的好吗?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中秋节的作文700字7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漆黑的天幕上嵌着一轮明月,散出一圈圈清冽的银色光辉。一抹云挡住了月亮的些许光,却也被映成了青色。挂着“水木清华”牌匾的红色建筑屋顶插入天空,也被染上了一层银色的神秘。我和同学们一起,在水木清华度过了一个中秋节。
石头砌成的小路曲曲折折地缠绕着小湖,就像两个形影不离的朋友。湖边的柳树宛若一位位欢欣的姑娘。四处都是黑漆漆的。只有挂着“水木清华”牌匾的建筑周围是明亮的。几个农民工模样的人坐在石头台阶上交谈着,不时发出嘶哑的笑声。洁白的石头雕刻成的小桥架在路上,青色的地砖绘着淡雅的纹路。“玩儿什么呢?”有人问。“捉迷藏!”“就玩儿捉迷藏吧,我抓。”一位同学自告奋勇。“好!”大家于是都去暗处躲藏了。我沿着石头路跑着:藏哪儿呢?别被抓的发现啊。就一个人抓,应该不会发现我。到底藏哪儿呢?跑到自清亭,这座只有石凳,没有围栏的小亭子旁。我放慢了脚步。“就藏这吧。”我一回头,看见了满脸坏笑的柴瑞樱。“行啊。”于是我们翻到亭子后面藏了起来。月亮渐渐变成了金色,仿佛一伸手就能碰到她,她似乎在睁大眼睛紧盯着我们,看看我们究竟在做些什么。我望着月亮,笑了:即使月亮再亮、再圆,抓的也未必能找到我们,嘿嘿!通向自清亭的小道上传来了淅淅簌簌的脚步声。莫非是抓的?我们屏住呼吸。脚步声越来越近,越来越近……“抓的藏的?”我压低声音,扒住石凳,时刻准备翻过去。“藏的!”对方同样低声说。“咻。都是藏的。谁啊?”“我!”高源从灌木丛旁冒出了脑袋。“还有我!”朱珠也钻了出来。黑暗中只看得见她们弯弯的笑眼和白白的大牙。“恭喜啊。一起在这缩着了。”“同喜同喜!嘻嘻……”高源说话有些口音,听起来就像在说日本话”吆息吆息”。“游戏结束了!”有人在喊。“游戏都结束了,走吧!”“赢喽!”我们开始欢呼。那几个农民工模样的人出神地望着我们,眼神中分明含着失落。和我们的目光相遇了,他们尴尬地笑笑,嘶哑的笑声便又响起了……
月亮在云层中隐去了,只剩一抹淡淡的光晕。我们仍在快乐地游戏,那几个农民工的团圆佳节却像月亮一样隐去了。
“中秋节晚上有月全食现象。”“这可是本世纪最后一次了。”我在和知道这个消息的同学们议论着:“你看吗?”“当然!”中秋佳节又观月食,真可谓是双喜临门。
中秋节那天,学校似乎明白了我们的心思,早早的放学了。我一榴小跑的回到家,赶紧写作业,又催妈妈快做饭,吃完饭,我好先眯一个觉儿,养精蓄锐,观看月食。
当钟表上的时针对准了“1”字,爸爸把我叫醒了。我洗了一把脸,顿时精神了。我来到楼下的花园,两眼注视着苍弯中的玉盘。哎?怎么一点动静都没有?再看周围的人们,都三个一群,两个一伙的在一起交头接耳的说着,企盼着……
“开始了,快看!”人群中有人喊了一声。“唤—”人们顿时热闹起来。我的眼睛一眨不眨地紧紧盯着月亮。
月亮的左边开始朦胧了,像被一团薄薄的黑雾笼翠起来。我看了一下表,正好是1点零8分。这时月亮已经不是刚才那圆圆的,散着皎洁月光的玉盘了。
“爸爸,快拍照!”爸爸熟练地拍下这一珍贵的镜头。人群渐渐安静下来,眼睛都在注视着悬挂在天空中的那轮月亮。月食开始了,月亮被遮挡的部分逐渐在扩大。瞧,黑影部分形成月牙状了,好像被咬了一口似的。这时,我想起了
“天狗吃月”的说法,我问正在出神欣赏这一奇观的爸爸:“这就是‘天狗吃月’吗?”“对!不过,‘天狗吃月’只是民间传说……”爸爸给我讲起了有关的天文知识。
2点30分左右,天空中的月亮大部分被遮挡住了,只留有一个好似镰刀形的细细的月牙儿。我从爸爸手中接过照相机,对准那弯弯的月牙儿,按下快门,亲手把这引人注目的天文景象拍了下来。
2点47分,最神圣的时刻到了,地球已经完全遮挡住了月亮,月全食最美丽的.现象出现了。其实,这时的月亮并不是完全被遮挡住,也不是完全看不到,而是月亮的边缘呈现出一圈古铜色的光环,好像是一个精致的景泰蓝大手镯,在夭空中悬挂着。我在想,我真是幸运,在本世纪末,能看到这最后一次月全食。我还幼稚地想到,长大后,是否去当一名天文工作者,去探索宇宙的奥秘呢?
聚精会神的观看月食的人们中,有大学生,有老人,有中年人,还有比我小的小学生呢。我忙里偷闲,观察了一下这里的人们,他们的嘴巴都不自觉的形成了一个“0”字型,这也可算是一个小小的“奇观”吧。
渐渐地,月球又开始一点点现出了金辉,到了3点18分的时候,月全食结束了。人们都陆续回家,我也带着喜悦之情返回卧室。听说,这次月食之后,在1998年和1999年,还要出现狮子座的流星雨,我已下了决心,到时候一定要观察一次流星雨。
中秋之夜观月食,佳节又添新美景。这一夜,我永远难忘。
银色,月圆,嫦娥白兔临飞天,
爱恋,忆怀,中秋望月独伤怀。
翻阅着消瘦的日历,如翻过那满是泪痕的记忆,月圆的中秋,挂着晶莹的银露,在日子的扉页上,滑进眼眸,溅起点点苍白的酸楚,又一个中秋,又一个不得不在月浪的沙滩上,伫望嫦娥守侯的美丽。中秋,在大家眼里是个一家团聚,欢欢喜喜吃月饼、赏月的喜庆日子。但是,在没有你的中秋里,还是那个美丽的佳节吗?
冥冥之中流逝了多少的中秋,芸芸众生错落了几多的红尘,多少中秋之夜孤独相守,几多红尘流离了无数的相思之人。中秋离愁,年年又岁岁,轮回哀怨,辗转凉冷之秋。
还依稀记得小时候,我从未叫过您一声爸爸,或许是因为您常年不在家,我对您感到很陌生,甚至有一种恐惧感,因此您感到有些难受。但是您还是不断的安慰自己:“他还小,没关系。”或许是因为两人距离靠的太近了,所以显得生疏了;或许是因为彼此之间太过于熟悉了,所以变得陌生了。距离产生美,也产生隔阂,对于您来讲,我一直是您为理想奋斗的一个精神支柱了,我就变成了您理想、生命中的一部分,但是我从小就特别内向,难以用言语来表达我的想法,所以才被人认为是“无情无义”的人。其实,我从心底里是敬重您的。
您一直是我的偶像,每当在同学面前提前您时,我总是很自豪,甚至让其他人也羡慕我有这么一个爸爸。
所以,我想向您说一声对不起。那个已湮没的中秋夜,你走得如此之美丽,薄薄的雾沙宛若你轻飘飘的挥手,在眼里全是潮湿。就连你消失的脚步,在银色的落叶上,未觅得一滴浪花。
您的儿子已经长大了,我会学会照顾自己和妈妈的。
不知觉中,泪水滴落在中秋的银色之中,犹如夜色绽放的烟花,绚丽却难以封存,只有残留的余温,相伴啜泣,在流动是夜色中,有谁相知,点滴镌刻的磨痕,谁在那里,驻足长留。
走过了春,又来了秋。走过的人,是否还会复存。
人削黄花瘦,满怀的哀伤,铺满了心绪的离愁,泪眼凝眸,仍是那论皎洁的圆月伴中秋,如透明的露珠挥洒了那洁亮玉盘,响亮着淡然的凄凉。
爱过中秋,中秋爱过,即便中秋轮回万年,铭记在心的永远是那走过的美丽的光芒。
爸爸,您过得还好吗?不用担心我们,我们永远在您身边。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祝您中秋快乐……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苏轼的诗与今天的明月真是交相辉映。
记得去年中秋连绵的小雨打碎了月亮也打破了赏月的心情而今年大晴天月光也应该不错吧!
傍晚如期而至月亮已是半露高高的香樟树电视中正播放着今晚月光是20年来最亮这一喜讯心中暗喜今夜可好好赏一番月啦。
团圆饭依旧如此丰盛我却早早吃完后拿了杯果汁走到阳台看着月亮自由地上升还真有份“举杯邀明月对饮成三人”的感觉。
此时带着透玉般亮泽的月亮已毫不吝啬地挂在了空中不加半点儿修饰宛如出水芙蓉就算素面朝天却也是这么迷人让人不禁动情。渐渐月儿被几朵飘过的云半遮半掩那种朦胧使月亮多了些羞涩少了份豪迈之气但月的光辉却仍万众瞩目完全不可掩饰像是个骄傲的公主永远是大家的焦点。
不知何时月饼已分成了三份。自古月亮月饼就是团圆的象征就算亲人不在为他摆上一块月饼就如见其人。一口月饼不知在口中含糊了多久缠绕在舌间的甜也愈淡淡到好象空中的月亮一样忽近忽远却让人回味留恋久久的甜甜的滋味在萦绕……月亮的感觉不也是这样吗?
几片云随风而去了月亮显得更为庄重静谧月光静静地向栏杆撒向一层圣洁的光让人不愿打扰只是静静地凝望着。可惜月亮永远不是完美的那中间的几块黑影是不是就是传说中的嫦娥的广寒宫和玉树?早说“每逢佳节倍思亲”不知久别人世红尘的嫦娥和玉兔会不会同样想着往事远远望着倒影在清水中的月亮沉思着想起那段被人类纷扬传诵的佳话不免落下两滴清泪……毕竟“月是故乡明”啊!
可天上现在也是中秋吗?
望着我们同古人赏的同一轮月披着她皎洁的光芒将星空点缀得如此完美在配上几颗微星全世界似乎都只为她而存在。
几千年来一切早已物是人非但不变的却是那一轮明月。望着她不免多了一丝遐想在这茫茫的月光中似乎是记录着过去的点滴不知是否又在书写美好的未来?
夜深了 月依然如此皎洁反倒更加明亮四周万籁俱寂。一个节日又这么过去了留在我心中的却是那淡定的月。圣洁的月亮才是今晚的主角一切都为她的陪衬。
心中画下了一轮最美的月与谁共赏?无人独我。
自从春节过后,我就再也没有回过家,平常工作很忙碌,从五月份到现在,我一直在为房子的事情奔波,交房、装修、订家具,一直到上月底搬到新家,我才松了一口气,想到了远在家乡的母亲。
抬眼望了日历,今天已经9月20日了。还有两天,就到中秋节了,今年中秋节,一定要回老家看看爸妈。
前段电视上看到蜱虫事件之后,我经常给老妈打电话,问她身体怎么样?她一直都说“家里挺好的,好好工作,不要挂念”可是,我还是想为他们做些什么?
总觉得对于父母,我亏欠他们的太多、太多。从大学时期,每年回家四次,到现在毕业工作后,只有十一和春节才能回家陪陪他们,给他们的时间总是很少、很少,老家生活条件不太好,我很为他们的身体担心。
前段时间,朋友们在谈论一个话题:你对父母的爱有多深?好友小芳,突然问我:长这么大,你给父母洗过脚吗?从小到大,父母每天都给我们洗过脚,可是我们给父母洗过脚吗?
我红着脸,想了好久,真的是没有,最多我只给父亲打过洗脚水,给母亲买过一双鞋子,他们就已经很开心了。
后来,他们说的话,我都没记住,但是心中有一个念头,一定要为母亲洗次脚,只是想分担下她的辛劳。
上周五是母亲48岁生日,我回家看到她瘦小的身躯,和脸上的皱纹,忽然很心酸。晚上睡觉前,我想给母亲洗脚,就像小时候,临睡前,她都要打温热的水,给我们洗脚一样,这么多年过去了,那温馨的一幕还时常在我脑海回荡。
母亲的脚不大,平常穿37号鞋的样子,她的脚很瘦、脚底下的茧子厚厚的,黄黄的。
我给妈妈洗脚,水凉了就加一些热的……妈妈就抚摸着我的头说:“我家女儿长大了。”母亲四年前的一次车祸,留下了后遗症,腿脚不好,经常酸痛,因为病痛的折磨已经很久不笑了,可是那天母亲笑了,笑得像个孩子一样开心。
母亲的这双脚,曾带我走在冰冷泥泞的乡间小路上,这双脚踏遍了人生的沧桑,经历了无数的风雨磨难、困难挫折……她的脚带我走向了幸福之路。
现在我们的生活条件好了,但是孝敬父母的传统美德不能忘记。父母辛苦养育了我们。父母是大海,我们就是浪花,大海不断给浪花输送伟大的力量,有了大海般的爱,我们的人生才更加完整。
今年的中秋佳节,回家好好陪陪爸妈。让父母的身体无忧,我们才能更安心的生活。
1300年前的中秋节,皎月当空,一位风流才子,仰月长叹: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月圆中秋,中秋月圆 高中散文。他,就是李白。
1100年前的中秋节,皎月当空,一位忧郁君主,望月流涕: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他,就是李煜。
900年前的中秋节,皎月当空,一位豪迈诗人,对月抒情: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他,就是苏轼。
…………
20xx年前的中秋节,皎月当空。我,一个普普通通的小女孩,仰望圆月,心底却涌出一种莫名的忧愁。月依如从前那般圆,那般亮。中秋,依如从前那般团圆,那般热闹。而人,却不再是以前的人了。
依稀记得,那年中秋,月亮,也是这般的皎洁。月光下,我很快乐地帮外婆搬摇摆椅,帮自己搬小板凳,帮大家拿那甜甜的月饼。而后,大家会围坐在一起,一起赏月,一起聊天,一起吃月饼。那时,我会幸福地偎依在外婆身边,撒娇地缠着外婆给我讲故事。像那嫦娥奔月,吴刚伐桂……特别是唐玄宗游月宫的故事,我到现在还记忆犹新。传说那是在一年中秋佳节时,唐玄宗赏月一时兴起,命法师作法,进入月宫。在月宫中,唐玄宗忽听一曲,美妙婉转,如天籁之音,荡气回旋,甚觉悦耳。回到皇宫之后,熟通音律的唐玄宗把在月宫所听之曲编为《霓裳羽衣舞》……于是,在中秋之夜我的梦中便会浮现月宫,嫦娥,桂树和一群仙女,而她们,正翩翩起舞…………
可小时候毕竟是小时候,那时已成为不可触摸的记忆。长大后,我随父母回家读书,很少再记得天空中有个孤寂的月亮。但当我再次仰望皎月时,我感受到了她的静谧与温柔。
月,是美丽的象征。偶然想起有人说过,八月十五的月亮最圆,所以中秋预示着团圆,我不清楚这句话是不是真的,但我愿意相信它。就像我也相信,现在,我的外婆也一定站再月下,祝福着她的外孙女。不信你听,月,正用她独特方式,传递着祝福……我突然明白了月与中秋的含义:不是只有亲人在一起才是快乐,亲人心在一起一样是团圆。亲人不能永远在一起,在一起的只有心。即使远隔千里,只要心中有她,同样如近在咫尺。此刻,月正挥洒着她的轻纱,为这个中秋之夜渡上一层银色的光辉……
月的美丽与光辉亘古不变,从古至今,这传递着团圆与美好的月难道不是最美的吗?
月圆中秋,中秋月圆。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