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元宵节的作文400字十篇
在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或多或少都会接触过作文吧,作文要求篇章结构完整,一定要避免无结尾作文的出现。相信许多人会觉得作文很难写吧,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元宵节的作文400字10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虽说这春节已过,热热闹闹的气氛应已不再。但过了春节闹元宵,全城上下又是一片喜气洋洋了。
那晚的广场可真真是人山人海了。别笑我比喻得不恰当,可要是去了你就知道这元宵过的有多热闹。老的少的都从家里赶来沾沾这份喜气,大多都在看一些临时舞台上的精彩表演。看他们在台上卖力地演出,就知道肯定下了不少功夫。大家也在台下坐着凉椅,乘着微微凉风,悠悠地磕着瓜子,欣赏着这绝伦的表演。像是一尊尊“老佛爷”似的,着实有趣。
快看那边!一堆人围着一些字幅抓耳挠腮的,猜字谜这玩意儿可比做奥数题更费脑筋,瞧他们一个个兴致勃勃地思考,还有些个聪明人已经跑到不远处兑奖去了,一脸憋不住的笑意已经暴露了他们内心的激动,这换来的似乎不是奖品而是一份喜悦。如若你对这两样都不怎么感兴趣,不如像我一样跑到一旁散发着各种香味的街边小吃和特色的汤圆去品尝个痛快。对于咱们这些吃货家来说,“吃”显然比玩更重要嘛。那边的汤圆软糯可口,甜味适中,躺在碗里像一个个吃撑了的小丸子,白白的肚皮不断地吐出各种馅料,再配上一杯清凉的酸梅汁一定更美味了!
一说吃就说个没头了。还是来“乐”一“乐”吧。虽然已不是小孩子了,但看到那些可爱的卡通设施还是忍不住想起来童年生活的多姿多彩,与小伙伴们一起的欢乐。小朋友们在滑梯上爬来爬去,笑着闹着,不免童心泛滥,深感他们的幸福。
不过,假设你非常宅的话,在家看看央视的猜灯谜大会也不错,一边啃着软滑易咬的汤团,怎么说也是一种享受啊!
今天是元宵节。元宵节是中国传统节日,是从唐代流传下来的。这一天月亮特别圆,要吃汤圆,汤圆又叫汤团,意思是团团圆圆。
元宵节的活动也很多,有耍狮子、舞龙、踩高跷等。今天晚上,月亮很圆,像一个大玉盘,高挂在夜空,又像一个精致的银盘。我们一家和亲戚朋友去吃自助餐。然后,我门去潮阳买灯笼、猜灯谜去参加灯会。还没到广场,只看见人群向四面八方涌来,黑压压的人群一眼望不到头,仿佛是一片人的海洋。广场上空不时地在放烟火,把夜空都照亮了。人们都发出啧啧不绝的惊叹声。大家喜笑颜开,齐声叫着:“哇!”烟花的形状有很多,有圆形、爱心形等,五彩缤纷。广场上的花灯真漂亮呀,五颜六色,色彩十分明艳,有莲花灯、宫灯、龙灯等。这些灯上总是有一些吉祥的成语,比如:吉祥如意、恭喜发财等。我们还去了文明塔,文明塔旁边有一口古井,直径长1。6米,总长12米,至今还有水!我们还登上了文明塔的最高一层从上往下看可以看到半个潮阳,我看着下面的人像一只只蚂蚁。我们还看到了在天上飞的孔明灯,半夜三点了。我们还去玩、去唱歌,直到早晨6点多才回家。
这让我度过了一个快乐的元宵节!
今天是正月十五元宵节,上午,我和弟弟跟着姑姑姑父去看文艺汇演,今年的节目可真精彩,有彩车、扭秧歌、登高翘、耍龙灯、舞狮子、、、、、、。揣骨疃镇和东井集镇的文艺队也赶来为县城元宵节1助兴。
这些节目中我最喜欢《孙悟空三打白骨精》,孙悟空一出场就吸引住了孩子们的眼球,孙悟空演的惟妙惟肖,他舞动着金箍棒,忽然一个老婆婆样的白骨精出来了,孙悟空举起金箍棒朝那个妖怪打去,可惜让妖怪给跑了。揣骨疃的背歌最有特色了,一个大人背着两个小孩边走边扭,真是非同寻常啊!皮毛协会的彩车更是引人注目,车上的模特穿着漂亮的皮衣、皮帽、毛围巾,显得非常富丽堂皇,闻闻爸爸:模特穿的衣服都是真皮的吗?爸爸说:应该是吧!要不能那么漂亮吗?秧歌队中有一个人骑着头毛驴,活蹦乱跳的好像真的一样,他的主人打一下鞭子,它就一下子跑到了前头,毛茸茸的尾巴打住了我的脸,把我吓了一跳,这个小毛驴真可爱。精彩纷呈的文艺节目至今仍让我回味无穷。
晚上我们去看礼花。观看礼花的人可真多呀人山人海,水泄不通,充满了节日的气氛。9点整就开始放礼花了,五颜六色的礼花飞上天空,就像一朵朵美丽的鲜花在空中绽放。这些无比鲜艳的礼花在空中越放越大,交织成了一把美丽的巨伞。当这一组礼花刚刚落下时,另一组礼花又腾空而起。有的像菊花,有的像大芍药,有的像小星星,还眨着眼真可爱!最后放的烟花更漂亮了,像瀑布一样一泻千里,真有一种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感觉。今年的元宵节可真热闹啊!
元宵节晚上,我和妈妈去最繁华的街心广场赏灯。
一出门,只见街上人头攒动,许多商店的门口都燃起了熊熊的旺火,人们都围在旺火旁一边暖着手,一边谈论着。马路两旁的树上都挂上一漂亮的彩灯,一盏盏小灯如星星般一闪一闪,我仿佛进入了童话的世界。每家商场的灯笼也是各式各样,有长的,有圆的,还有自动旋转的。这一切都组成了一个喜庆祥和的元宵之夜。
我们到了广场,广场上简直是人山人海。广场的北面搭起了一个气势雄伟的宫殿式彩门,彩门上画着各色图案的龙,还有许多欢蹦乱跳的兔子,在灯光的辉映下。它们一个个形态各异,栩栩如生。广场的南面是一帘由蓝色的串串灯组成的“瀑布”瀑布上面镶嵌着几个红色的大字:“祝原平人民幸福安康”灯光一闪一闪的,瀑布仿佛地流动,我不禁为设计者的高超技艺叹服。
突然,只听“砰”的一声,我循声望去,只见一束火光冲向天空,继而绽开了五颜六色的礼花。这一朵礼花如号令般将所有的烟火都引燃了,整个天空顿时变成了又一个灿烂的舞台,五光十色,形态各异,刚看清楚这一个,另一个又升起来了,令人眼花缭乱。轰隆声不绝于耳,仿佛是千军万马在混战,在人们情不自禁的惊叹声中,元宵之夜的大舞台推向了高潮!
烟火完了,我揉了揉酸困的脖子和妈妈依依不舍地回到家中,这个元宵节多么快乐啊!
元宵节到了,我校在大操场上开展了“做花灯、赏花灯”活动,操场上热闹非凡,人流如潮,形态各异、五花八门的花灯吊在一根根结实的绳子上,一个个紧偎在一起。
我做了一个长方体的花灯,高16厘米,宽7厘米,它最大的四面间隔贴着红色和黄色的彩纸,上下两端围了两条紫色的、长长的彩带,彩带上还有两条金色的条纹。它黄色的两面分别是“灯谜”和“标题”。我出的“灯谜”是:一个黄黄篮子,装着水晶饺子,吃了水晶饺子,吐出粒粒珠子。灯的“标题”是:新年有一字——福,今年是兔年,我在灯身红色的两面分别贴着小兔和“福”字。小兔有一对黄黄的大耳朵,一双大大的眼睛炯炯有神,它笑得很甜,露出两颗白白的大门牙。金色的“福”字闪闪发光,字是凸出来的,摸上去有一点儿粗糙。“福”字上下边还有漂亮的花纹,整个灯身红艳艳的,充满了浓浓的春意。
同学们的花灯多种多样,我看得眼花缭乱,有的是红色的,大大圆圆,像个“红皮球”。有的是正方形的,滑滑的,上面是三角形,一小半蓝,一大半红,仿佛一个大房子;还有的颜色五彩斑斓,圆圆的,像个地球仪……
操场上成了灯的海洋,充满了节日的气氛,我们做花灯赏花灯猜灯谜,这个元宵节过得真热闹!
元宵佳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之一,各民族的节日风俗不一样,我们家乡过元宵佳节热闹非凡,喜气洋洋。这天的活动内容真是丰富多彩啊,似乎要把所有喜庆都融入这一天。
元宵佳节这天到处张灯结彩,喜气洋洋。他别是舞龙、舞狮最热闹,龙是花布做的,有的用十个人舞,龙头前面有一颗珠子。这个珠子叫“龙珠”,龙舞起来时很好看,像真的的龙一样,观众不断叫好,有些观众去摸龙,他们说摸了龙能治百病,一年都不会生病,舞的人舞的满头大汗,观众拍手叫好。
说舞龙精彩,还有根有意思的,这天人们都要走出户外,到处游玩,亲戚们一起去游玩,听他们说,又完了以后一年都不会生病,不过我想人们出去走一走,还是有一定道理的,春节间吃的好,喝的好,人们出去活动活动,锻炼身体当然不会生病。过元宵佳节这天还有个最吸引人的节目——看烟花,6点钟时广场已经来了很多人了,都在那里寻找好的位置,7:00了,到处人山人海,只听见“?”的一声,礼花爆开,照亮了天空,接着又放了一个礼花,礼花爆开的时候是紫色的,非常好看,接着把礼花爆到水面上,礼花在水面上跳舞,大家都高兴的欢呼起来,我们闻到了许多火药味,突然,一个礼花爆开了,绿色马上变成红色,又变成了黄色,隔了几秒,又发出了几发,精彩的时候到了,一个礼花爆开了,像一帘瀑布飞流直下,真是有一落千丈的感觉。焰火晚会结束了,但是人们还留恋在晚会之中。
家乡的元宵佳节真是个快乐的节日。
有句古话说得好:“正月十五闹元宵”。这句话生动地体现出了元宵节最大的特点,对,元宵节就是亲戚朋友从五湖四海赶来欢乐地聚在一块儿,吃上一碗热气腾腾的汤圆,结伴到街上观看人们举行的盛大的舞龙游行,观赏由平民老百姓创作的歌舞节目,欣赏那夜空中的光彩夺目的火树银花。
我们一家人在家中早早地吃好了汤圆,然后一块儿到街上去赏花灯。刚走到路口,一支庞大的舞龙队伍也恰巧经过,舞龙的叔叔们精神抖擞,挺直了腰板,箭步如飞,好似一棵棵不老的青松,将那原本毫无生气的巨龙舞得活灵活现。队伍所到之处,锣鼓喧天,所见之人,都为之喝彩,拍手叫好。月光如流水一般泻在草坪上,一切事物都像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令人浮想联翩,是一盏盏五彩缤纷的花灯打破了这份沉静。看,那边的十二声肖花灯尤其引人注意。瞧,十二声肖的大哥—老鼠正在骄傲地向大家问好;勤勤恳恳的老牛正在不服气为什么老鼠当老大呢;凶猛的老虎大吼了一声;吓得小兔躲到了一边;勇猛的巨龙正在云海里腾飞;而小蛇则在水里欢快地游;马儿正在一望无际的大草原上奔跑;羊儿则在“咩咩”叫,小猴子淘气地爬到树上摘桃吃;大公鸡正在“喔喔”地报鸣;小狗它正高兴地活蹦乱跳呢;而小猪则在窝里睡懒觉呢!
天空中一朵朵礼花开放,我们一家人依依不舍地离去了。
农历的正月十五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元宵节,古时又叫上元节、灯节。当天晚上有张灯、观灯、猜灯谜、施放焰火的习俗,异常热闹。
今天是元宵佳节,晚上吃过团圆饭,我拿着爷爷给我买的喜洋洋灯笼来到小区外面找小伙伴们玩,小区里可真热闹啊!家家都出来了,有点灯笼的,还有拿着焰火准备放的可真热闹啊!妈妈在家里拿出了好多小蜡烛,从家门口开始,在路的两边雪堆里每隔几米远就点一个小蜡烛,一直点到小区的大门口,橘黄色的烛光给回家晚的人照亮了道路,也给了人们温馨的感觉。我问妈妈为什么要在元宵节点灯呢?妈妈给我讲起了元宵节点灯的习俗:“古时候农家在元宵节之夜,长杆上挂一盏灯插在田间,观察火色以预测一年的水旱情况。后来,实际的目的渐渐演变成一种节日的娱乐活动。古代因为我们是农耕国家,所以古代的帝王也都非常重视元宵节,古人写了大量描写元宵之夜千灯竞放、火树银花、盛况空前的文章、诗词。
知道了元宵节的来历我和小伙伴们玩得更开心了,这时大人们也都渐渐的聚集到小区的广场,每家都拿着好多焰火开始燃放起来,人们目不转睛的仰望夜空,忽听“嗖“的一声,一个高空礼花拖着红色的尾巴飞向空中,礼花绽开了美丽的花朵,”砰、砰、砰“的声音,空中鞭炮声、礼花声、人们的欢呼声混在一起。在空中绽放的礼花像菊花、像蘑菇、香像美丽的伞、向人们展示着美丽的身姿。焰火瀑布出现了,它是银白色的,从广场上空直泻而下,腾起缕缕白烟,宛如水雾,像李白的诗”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观赏的人们不时发出惊叹声!
今晚的元宵节真是太热闹了,很晚了小伙伴们恋恋不舍得回家了观看一年一度的元宵节晚会。
年年元宵,今又元宵,元宵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之一。人们在这个节日里点彩灯、放烟火,乐此不疲,当然最不能少的就是做汤圆和吃汤圆,因为汤圆代表着团团圆圆。
今年和往年一样,我都是和奶奶做汤圆。做汤圆之前要揉面,面粉细细的,滑滑的,白如雪,滑如绸,摸上去可舒服了。接着我和奶奶从一大坨面团中分出了 一个小面团,搓了搓,一只手拖着面团,一只手的大拇指插进去形成一个小洞,然后一边捏一边转,渐渐地往底部捏,不一会儿,一个均匀的“面壳子”诞生了。然 后,我拿起筷子从芝麻馅里挖了一些填补到“面壳子”里,一手托着底部,一手成“O”字形,慢慢地往上收紧,另一只手不停地转着。最后,把汤圆放进糯米干粉 中,滚上几次,让干粉均匀地粘在汤圆上。
做汤圆的工作完成了,哇!我和奶奶竟做了一大窝汤圆,一眼望去,就像数十个胖娃娃蹲坐在那里,可爱极了,真让人想去捏一捏。
我迫不及待的把这数十个胖娃娃纷纷倒进滚烫的热水里,约十多分钟,汤圆煮好了,一个个飘浮在沸腾的热水中,发出“吱吱”的呼声。它们各姿各态:有的 在“游泳池”里休息,有的围成一圈跳着“水上芭蕾”,有的在“窃窃私语”……有趣极了!捞出一个汤圆,光滑圆润,咬一口,里面的芝麻顿时溢满了口腔,伴随 着糯米的米香味,融入其中,真是美味无穷。大家都异口同声地说“自己做的汤圆,味道就是不一样!”元宵节里,自己做的汤圆真是让一家人回味无穷啊!
在一声声爆竹声中,我们迎来了新的一年。春节过完了,又是一个喜庆的日子——闹元宵,猜灯谜。
猜灯谜之前,当然有好玩好看的节目喽!我和妈妈一起到红梅社区的门口,真是人山人海,被围得水泄不通。走!进去瞧瞧!我和妈妈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挤了进去。这节目真是丰富多彩,有回味无穷的小品;有优美动听的歌;有火爆十足的舞蹈……
看!猜灯谜开始了!我和妈妈早已冲在了前方。贴谜面的工作人员一出场,一大群人都争先恐后地围了上来,喊,给我一张!给我一张!他们手都伸得老长老长的好像要手都抛出去了。我快要被挤成肉饼子了!我发现谜语很简单,迫不及待地伸出手去,一把抓住三四张,使劲往回拽,好不容易,我才拿到撕成两半的灯谜。
有的谜友欢欢喜喜地拿着灯谜来看,有的谜友苦思冥想,使劲地琢磨。我和妈妈一一猜下来。其中“出自幽谷,迁于乔木”打一字,费了我好大功夫,最后在爸爸的协助下我终于有了答案,是“乐”字。我的谜猜完了,就去兑奖了。啊!有三支牙刷和一块肥皂。收获不少嘛!(小学生作文)
我兑奖完,突然,一位老奶奶拉住我,问我“月光照进门”的字谜是什么,我灵机一动,想到是“闲”字,我告诉了她,她夸我是个聪明的孩子。后来我就主动去助人为乐了,帮助了好几个,虽然有些解不出来,但是尽力了,还是很开心。
呵呵,真是个快乐的元宵节!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