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巴棣诗歌《大自然的语言》原文阅读

时间:2025-08-10 05:11:07
戴巴棣诗歌《大自然的语言》原文阅读

戴巴棣诗歌《大自然的语言》原文阅读

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收藏过自己喜欢的诗歌吧,诗歌具有精炼含蓄的特点,起着反映社会生活、表达思想感情的作用。还苦于找不到好的诗歌?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戴巴棣诗歌《大自然的语言》原文阅读,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别以为人才说话,

大自然也有语言。

这语言到处都有,

睁开眼就能发现。

你看那天上的白云,

这就是大自然的语言。

如白云飘得高高,

明天准是个晴天。

你看那地上的蚂蚁,

这也是大自然的语言。

如蚂蚁忙着搬家,

出门就要带好雨伞。

蝌蚪在水中游泳,

不就像黑色的“逗点”?

大自然在水面写着:

春天已到人间。

大雁集队南飞,

不就“省略号”一串?

大自然在蓝天写着:

秋天已在眼前。

如果你砍倒大树,

就会把“车轮”发现;

一年只长一圈,

计算起来方便。

如果你捕到大鱼,

鱼鳞上也有圈圈,

一圈就是一岁,

从不把人欺骗。

大自然把三叶虫化石,

嵌在喜马拉雅山巅,

这是在告诉人们,

那儿曾是汪洋一片。

大自然把巨大的“漂砾”,

搁在温暖的庐山,

那又在告诉人们,

这儿曾有寒冷的冰川……

可是你别以为,

大自然的语言很难,

也许有时过于平凡,

人们才视而不见──

行星亿万年运转,

多么平平淡淡,

直到哥白尼眼里,

才把“太阳中心说”创建。

阿基米德洗澡的时侯,

学会了计算皇冠,

可别人也都洗澡,

为什么不会计算?

大自然的语言呵,

真是妙不可言:

懒汉永远看不懂,

粗心人怎么能发现。

扩展资料:《大自然的语言》简介

《大自然的语言》,本文是知识性小诗。通过一些自然现象,告诉我们只要仔细观察,就可以发现大自然的一些规律。全诗共7节,诗歌语言生动活泼,适合朗读背诵。大自然的语言是人心灵的声音。

诗歌赏析教案

学生分析:本诗歌的语言生动活泼,是学生喜闻乐见的。学生对大自然现象已有一定的了解,对大自然本身有一定的好奇,有探索的欲望,因此理解本诗歌并没有难度。所以教学时着重于朗读背诵,利用小组活动培养合作能力。

教学目标:理解课文内容,能把握住课文,在生活中运用。

知识目标:学会本课的两个生字;理解4个新词的意思。

能力目标:能把反问句改成陈述句,能仿照例句用“只要……就能……”写句子;能背诵课文;能用读儿童科普文章的方法阅读课文,了解大自然的语言所接的科学知识。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科学的兴趣。

重点:学会本课生字和新词,理解课文内容,有感情地背诵课文。

难点:理解课文内容,能说出大自然的其他的语言。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课文。

1、灯会说话,它能说些什么呢?大自然也有自己的语言。

2、复习单元学习提示。说说阅读儿童科普文章达到方法。

触摸文本。

自由学课文,课文主要写什么?

感知文本。

1、分小组学习本课的'生字,提出并讨论不懂的词语和句子。

2、指名读—轮读—齐读。

3、你最喜欢哪句?为什么?

体味文本。

1、学习第1、7小节。

a.自由读第1小节,你读懂了什么?理解“到处”。

b.讨论:怎样才能发现大自然的语言?光仔细观察行不行?

c.读第7小节,讨论:为什么不行?(还要观察思考。)

d.指导朗读。

小结:要懂得大自然的语言,还要动脑筋思考。小作者发现了大自然的哪些语言呢?

2、再读探究。

a.自主选择学习内容,分组学习讨论。

出示学习方法:想想你准备研究什么?(1)读好这首诗歌。(2)品味这节诗歌写得好的地方。(3)懂得这节诗歌中的科学知识。

b.分组合作探究、活动。

3、汇报交流。

A大雁组

B蝌蚪组

C蚂蚁组

D大树组

E白云组

4、质疑问难。

赏析文本。

1、课文主要介绍了什么?朗读课文最喜欢的小节,感受诗歌的韵律美。

2、练习背诵。

内化文本。

1、刚才我们学了5种大自然的语言,还有很多很多。你能说说其他你知道的大自然的语言吗?

2、你能把你知道的大自然的语言用一节诗歌的形式写出来吗?

3、学生习作,赏析习作。作业:完成课堂作业。

板书设计:

大自然的语言

(发现)(理解)

(观察)白云、蚂蚁——天气(思考)

蝌蚪、大雁——季节

大树、年轮——年龄

《戴巴棣诗歌《大自然的语言》原文阅读.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