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个人心得

时间:2025-02-28 10:50:39
考研个人心得

考研个人心得

当我们备受启迪时,就很有必要写一篇心得体会,这样有利于我们不断提升自我。相信许多人会觉得心得体会很难写吧,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考研个人心得,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考研个人心得1

无效的勤奋就是懒惰

明明每天都有看书可是暑假快结束了竟然不知道学了什么。许多同学说自己好好地复习了一整个暑假,可是发现自己好像什么都没记住?每天起早贪黑,在图书馆一呆一天,别到头来只感动了自己!很多同学只知道埋头看书、做题,一味地追求量,而忽视质。理论性的知识要注意梳理框架,做题要重视做错的题,多总结规律。

重新优化或制定复习规划

一位同学说英语要是老实地精做阅读就会3h以上,政治要是看视频课/看教材+写1000题再对答案就会2.5h以上,只要是一科的任务好好完成就必然会影响到其他科目的时间,感觉什么都学不完了。

英语如果想要高分的话,真的就是要每天拿出固定的时候来做题的,当然,如果英语基础好的话就可以少练一点啦,政治可以利用碎片化时间听课不拿整块时间听。

大家有侧重有重点的针对每科,不一定老老实实做精做三小时阅读,也不一定政治课全都要看视频,每科每天时间都要给,不够的只有挤,不然就改变自己的安排。一个好的,能发挥出作用的计划一定是不断修改的。根据自己目前的复习进度以及复习状态,来制定月计划、周计划以及日计划。将每天要完成的任务量化,做完一个就划掉一个,还是相当有成就感的。

别浪费时间徒劳焦虑

浮躁等于零效率!每次觉得做一件事情花了好久还没结果就会非常焦虑,但是有时间焦虑不如学更多知识。急躁的时候,就跟自己说,既然已经花了三个小时,那就好好用好这三个小时,不然焦虑三个小时还是浪费了,等平静下来又要重新花三个小时,一共就花了六个小时。总之就是,告诉自己用过的时间都要有产出,不然还不如用来睡觉养精神。

暑假过后,书就不要拿来看了

复习刚起步的时候,大家可能会先把几本参考书拿来看一遍,了解下框架结构什么的。暑假过后,如果复习专业课还是看书,只会浪费掉很多时间。记住,书是可以画、可以写、可以背、可以撕的,要过脑子,而不是只过眼。

暑假过后,要开始注重效率

九月份之前可以允许大家一点点积累知识,慢慢打好基础。暑假过后就要进入强化提升阶段了,百日倒计时也没多少天了,如果还是慢慢写、慢慢记,很容易就会耽误复习进度。减少外界干扰,让效率尽可能最大化,以及在不影响效率的情况下适当加长学习时间。

多做总结,而不是一味地“刷”题、做笔记!

做题的时候不要为了赶进度真的只是在"刷"题,看到一道题得知道是什么类型的题用什么方法,得和脑子里的框架对应起来,不要拿到手就一通乱算。不管是在做的题还是做过的题都要认真对待,每天给自己规定的任务完成了最好。但是在不能同时保质保量的情况下,还是保质吧,得给每道题足够的思考时间。

比起长篇大论地做笔记,多思考多做总结效果会更佳。总结的形式可以因人而异,可以是专题整理,也可以是记忆关键词,既能节省时间,也能深化理解。

专业课真的不能为了赶进度机械背书

现在就开始玩命的不分主次地背背背不一定适合你自己,专业课考的不一样,不深入加工光机械复述,耗费时间和精力,效果也不行。都是成年人了,做事要讲究效率。

19考研上岸(某211)学姐跟你们说一下,真的莫慌,踏踏实实一遍遍不断重复背吧!相信记忆和反复的力量,你觉得背过的书过几天就忘了,其实已经刻在大脑的深处了。只要你是用心背的,考试的时候看到题目,所有背过的东西都会被刺激唤醒进而迸发出来帮助你解题的。

建议大家第一遍看书先把所有需要背的专业课书以稍快一点的速度过一遍,这样你就初步了解了内容;然后把每一本书列个框架,在大脑中支撑起每本书的体系;之后的就需要你一遍遍不断重复的去背啦。注意!不能光是死记硬背哦!要理解着背,把它变成自己的东西,这是背书的利器。

理解着背,首先是不容易遗忘,其次在考场上你不可能记得书上的每一句原话,再次批改试卷的老师不希望看到一个只会死背书、没有丝毫理解力的考生,导师也不会愿意招到没有个人理解和见解的学生。不断重复可以帮助你不断深刻化自己的记忆,这个工作是必须做的,总而言之,不断重复加理解记忆真的很重要!

给自己一个压倒性的考研理由

在备考期间,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事,尽可能都为考研让路。有很多的小伙伴经常左右摇摆,犹豫不决,时而干劲十足,时而懈怠。想要成功上岸,单靠打鸡血是远远不够的,一定要有一个考研的理由,而且这个理由是唯一的,是必须要做到的。

不断补充丰富自己的考研资源

对于部分小伙伴来说,可能现在还没搞清楚目标院校每年的报录比是多少,历年的真题也没收集齐全。趁着现在还没开学,尽可能多去搜索。有时多一些资源,真的会多一分胜算!

少买辅导书,多买不如精买

开学后,大家可能要买不少的辅导书,比如说,关于写作素材的、完形填空翻译的、阅读理解xx篇、数学练习题、政治时政的,还有各种政治冲刺卷。选择最实用,口碑最好的一种买就行,千万别全都买,没时间看只会徒增焦虑。把高质量的辅导书反复看,效果是超乎想象的。

身体才是革命的最大本钱

一日三餐要正常,早睡早起,保持心情愉快,不要因为一些没必要的事情而动怒,一个健康的身体能让我们拿出100%的干劲。什么冰垫、抱枕、小风扇……各种神器齐上阵,心理上的压力已经很大的,身体上一定要轻松,怎么舒服怎么来。

要分清专业课和公共课复习主次

要知道这样一句话:单科过线,总分拔高。决定最后成绩的是专业课,单靠政治英语,很难拉开差距。对于复试来说,刷掉的更多是专业课和总分不过关的同学,一定要分清楚复习主次。

少点胡思乱想,踏实复习

什么世界这么大,我想去看看,等考上研了,世界随你看。可以适当地想象一下读研的美好时光,但千万别时不时地沉溺进去,踏踏实实复习才是王道。

在报名前确定是否需要更换院校

有些小伙伴在选择专业和院校上过于“随性”,没有正确评估报考难度,是不是真的喜欢,还是一时的兴趣?考研比的不是谁胆大,逆袭的故事并不能发生每个人的身上,在填报志愿的时候一定要稳妥一点。

保持心情愉快很重要

难免身边有些人做一些堵心的事儿,遇到这些事谨记“关我屁事、关你屁事”“多喝点水”“重启试试”,亲测有效,百试百灵!

别说暑假,也甭说考前,从决定考研起,每一刻都是弃考高峰期。确实,考研拼的就是耐力,不坚持走到最后,就永远没办法成功。如果某个时期压力骤增,容易患得患失,可以找家长或是老师及时舒缓压力。千万别让考研早早夭折。

……此处隐藏26370个字……体系,实现课程资源从“单一”到“多元”,从“校内”到“校外”的转变,为学生的成长搭建多样化的发展平台。

变革管理体系是关键

管理是学校质量建设的关键,评价是导向。从某种意义上讲,新高考改革是颠覆式的,与新高考相适应的管理评价需要重新建立,涉及到“学校怎么管?”的问题,如何评价教师、如何评价学生、如何评价课堂、如何评价质量等一系列的管理评价制度必须从头再来,但我认为首当其冲的是建立健全“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管理体系,其次逐步建立与新高考配套的管理评价制度,确保高考新政接地气并能落到实处。

实行选课走班是难点

增加学生对课程的选择权是新高考的核心所在,是解决“学生怎么选?”的问题,涉及到“尊重学生的选择”与“学校师资偏紧、不平衡及条件不完善”的矛盾!结合学校实际,我认为在尽可能尊重学生选择权的同时,还要加强对学生的引导。一是尽快启动学生生涯规划课程的开设,通过课程开设,让学生明确:我是谁?我的性格特点是什么?我的特长爱好是什么?我适合做什么?等等,为学生自主选择课程做好前期准备;二是对教师进行人生生涯规划的全员培训,在新高考背景下,我们的教师要充当的角色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者,而且还是学生的人生导师,学生选课的辅助者;三是尽量采取小走班或不走班的模式,减缓师资短缺、管理难的问题,实行平稳过渡;四是加大对非文化科目特色课程的选课走班力度,进行个性化、差异化、错位化发展,继续加强“一年级一特色,一学生一特长”的特色建设,提升学校办学品位。

改善办学条件是保障

新高考需要人力、物力、财力的支撑。一是要解决新高考背景下教师编制偏紧及教师结构不合理的问题;二是要加大学校信息化建设的力度,为学校的管理、学生的选课走班、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等提供技术支持;三是要加大对教室、功能室建设的投入,以满足新高考的基本需求;四是要建立学校、家长、高校、社会(社区)“四位一体”的资源共享体系,为学生提供丰富多彩的课程资源。

被教育部部长陈宝生称为“硬骨头”的新高考改革,如何稳妥推进?20xx年3月3日,全国政协委员、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副主任倪闽景接受了中国教育报记者专访。他说:“高考改革的全局性、复杂性,给我们带来了很多挑战,但是我们要“咬定青山不放松”,只要方向是对的,就一定要保持定力,每向前走一步,就可以为中小学素质教育、高校人才选拔和招录创造一个更好更大的空间。”新高考改革需要我们教育人坚定信念,将改革进行到底的勇气和担当!

考研个人心得15

数学

其实我的数学很烂的,撞大运考了个140+。不过心得方法倒是有一点点,大家挑有用的看吧。

说到数学,大家无外乎想到两本书:陈的那本和二李的那本。孰优孰劣网上也是讨论的如火如荼,实在难以辨别。我当时就搞不清楚那本好,索性两本都买了。复习时以二李的为主(传说中这本更基础嘛),其实二李的书的确是本数学复习的好书,可以直接当教材用。而陈文灯的那本建议大家着重看看第三章(积分学)和第四章(微分中值定理),这两章实在是经典中的经典,不得不看。至于其它的嘛,高数部分也可看看,线代和概率就免了吧。

线代的复习主要依*李永乐单独编的一本现代复习书,也是领航辅导班的教材。这本书比较系统,配合辅导班的讲解应该没问题了。

而概率,又要隆重推荐一个大牛!领航辅导班的概率老师:何迎晖。我可不是给他作广告,不过实在是强呀。以我的经历,我可以说你什么都不会就去听他的课,课后把笔记看透,你的概率基本上就可以满分了。我当时就是这样复习的,呵呵。

英语

英语是我的强项,大大小小的英语考试经历无数。所以考研中的英语复习我投入的时间和精力最少。经常别的复习时间不够了就来挤英语。虽说最后英语的成绩并不是很高,但总也说得过去。

其实考研英语说到底就是阅读。说到阅读,方法因人而异,我也不好强调什么。主要想向大家推荐一本阅读材料——《考研英语专项突破(阅读理解)》,高教出版社,韩鹏主编(好像没什么名气奥)。可以说这是我用过阅读材料觉得最爽的一本,当时用的时候就想着有朝一日一定推荐给大家。买的时候看到前言中写道该书曾命中05年一篇阅读原题,心中难免惊喜一阵。不过话说回来,这本书的材料真的是不错,觉得和考研的真题有异曲同工之美。其它的材料,我不太清楚,只知道那个叫什么黑博士的简直是垃圾一本。

至于阅读进度嘛,我是每天做一个单元,一共四篇,做用一个小时。然后研究用一个到一个半小时。千万不要小看了后面的工作,我见过好多人做了一对答案就完事了,其实关键是看后面的工作。研究清楚哪些词不懂,为什么错,重要的是要研究清楚整篇文章的逻辑。相信日复一日,水平就不知不觉地提高了。

作文嘛,建议大家作个计划系统地写一下。我曾有一段时间每天写一篇,后来时间紧迫了,就改成每三天写一篇。写完让别人检查,提意见。系统练过应该就没有问题了。

政治

这次政治考了74,不是太高。但是我想对大多同学来说还是可以令其满足的。尤其对我这种政治盲来说简直@#…%¥了。说实话,政治是我最头痛的一门。辅导班上了,时间也花了一大把,可是就是一个接一个的错,哎。现在想想,觉得辅导班的作用不大,完全是图个心理安慰。当时听下来热血澎湃的,而且也积极的把辅导班的录音反复听了几遍。但当你做题时,一盆凉水就把你淋得体无完肤了。

大家还是把那本红宝书多多研究,看得遍数越多越好。万变不离其中呀。如果非要说哪个辅导老师的书比较好,我觉得任汝棼的书很好。其实他的书我没怎么用过,可以说一本都没买。完全是借考研教室里的朋友随便翻翻的。这也是我唯一后悔的地方,因为等我发现他的书好的时候,已经是一月份了,哈哈。他的题目很贴近红宝书,而且都可以在红宝书上找到原文,怪就怪在你没做时就偏偏不会注意到那些知识,当你做后非常怀疑,拼命翻红宝书,终于找到那藏在角落里的知识点,于是捶胸顿足。我想这个过程就是学习与进步吧。

专业课

其实这次专业课考的比较差,主要是考前把目标定低了。按每年的标准我想考个100分就知足了,谁知今年分数暴涨。考了110+还给总分拉后腿了。哎!

金融联考以内容多,知识杂而著称。但究其深度就大打折扣了。所以大家复习一定要全面。建议买一本专门为联考编写的书,这类书的特点就是:完全根据联考的考纲而写,内容肤浅,东拼西凑,而且常出错。呵!但总体衡量这样的一本书还是划算的,省时而且有针对性。毕竟是应试嘛。但是还是要必备几本基础课的教材,因为知识是慢慢积累的,直接去看那本东拼西凑的书根本就看不懂,所以还是有必要仔细研究有关知识的。就比如微观金融的定价模型,强烈建议好好把那本《金融市场学》的相关章节看上3遍以上,慢慢的就会有些开窍了。

而且,就我学习专业课的经验而言,我觉得做笔记是掌握知识的非常好的途径。我指的做笔记不是照着书写知识,而是你自己把看过的知识点用你自己的话写下来。也许这样比较花时间,但是你会发现你这样做完你就完全把知识点背下来了。最关键的是那是你自己的话,考试完全就是你答题的答案。非常有效,不妨试试。

《考研个人心得.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