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园地六》教案
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往往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借助教案可以恰当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那么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语文园地六》教案,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语文园地六》教案1【训练目标】
1、将同学们在本组学习中开展的“走进田园”“走进乡村”的综合实践活动的经历与感受真实地记录下来。
2、借助本组课文学习中积累的丰富语言,以及从中领悟到的表达方法,选择自己最喜爱的表达方式,将自己对田园和乡村生活的热爱、向往等思想感情真实清楚地表现出来。
3、注意在习作中适当运用一些在本单元积累的优美词句,并能够按照一定的顺序将要写作的内容表达得清楚具体。
4、培养学生自主与合作修改的习惯。
【训练重难点】
1、把自己在实践活动中的见闻感受有条理地表达清楚。
2、培养独立习作与修改成文的良好习惯。
【课前准备】
1、在老师的组织安排下,开展一次“走进田园”“走进乡村”“走进大自然”郊游踏青或农家生活实践活动,并要做好活动记录。
2、在活动中,运用多种方式搜集相关的文字与图片资料。
3、课外阅读一些描写农村田园生活的优秀篇章,积累优美的词句。
【教学过程】
一、激情唤醒
1、谈话引领:
在本单元里,我们一起去拜访了朴素、恬静的乡下人家,欣赏到自然和谐的田园风光;走进了如诗如画的水之国,花之国,牧场之国──荷兰,陶醉于雍容华贵的郁金香;漫步在乡间田野,聆听到欢快、柔美的麦哨……当我们沉浸在一篇篇优美的文章意境之中,被优美的山水田园风光深深吸引时,我们也一定会情不自禁地对乡村生活产生无尽的向往……同学们,让我们闭上眼睛,一起用心聆听这样的一首歌──
2、播放歌曲《走在乡间的小路上》,大家随着音乐的旋律在头脑中展开想象:
在大家用心聆听和想象之后,请同学们说说你联想到了写什么?
生1:我仿佛看见了乡间田野碧绿的庄稼、金黄的菜花、袅袅的炊烟、清澈的小河。
生2:我仿佛正穿行在田间小路,在春光中、在花丛中翩翩起舞。
生3:我仿佛已经回到了乡下老家,回到了朝思暮想的爷爷奶奶身旁,回忆起和农村小伙伴们一起快乐的日子。
……
二、情景再现
1、承接引领:
同学们的精彩发言让老师也仿佛回到了那五彩斑斓的童年世界,眼前也浮现出那绿树成荫、瓜果飘香的乡下农家美景。相信同学们在本单元的语文综合学习实践中都一定满载而归吧,今天,就让我们打开记忆的闸门,放飞思索,重温学习时间中那一段快乐的时光,充分展示你们的实践成果吧。
2、分小组交流展示介绍自己“走进乡村”“走进田园”“走进大自然”的成果:
(交流要点:A、将自己搜集的有关此次活动的照片展示,向同学具体介绍农村的自然风光。B、讲述一个自己在农村生活或者本次活动中经历的真实故事。C、将你从农家搜集到的某个物品、学到的某种技术或实物如蝈蝈笼子等详细介绍。D、朗读自己活动阶段中写下的精彩日记。)
3、各组推荐一名同学将自己的成果在班级进行汇报。(教师引导学生说出条理、说清重点、纠正语病等)请同学认真聆听后,有针对性地发表评价,提出改进意见。
三、积累构思
(教师引语:你们的经历、你们的发现、你们的搜集无疑是你们学习成长中一笔宝贵的财富,我们在享受活动的快乐后,不妨用精妙的文笔把它们记录和描绘下来,然后我们互相交换阅读,你将会发现更多的精彩,并积累更多的习作经验。本单元学习,你们的语言积累也一定收获多多,我们首先来比一比谁的积累更丰富。)
1、小组交流:你阅读本单元课文后积累的有(以背诵方式汇报交流)
优美的词语(重点是成语)有:
优美生动的语句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班级交流:通过课外阅读搜集到的
⑴描写乡村自然风光的词语有:
句子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叙述生活事件的词语有:
句子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描写农民精神面貌的词语有:
句子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融入构思:
⑴小组交流,说说本次习作,你打算选择哪方面材料写,写的顺序,写作的意图和重点有什么计划,请同学们参谋参谋。
⑵教师点名交流,说说你在本次习作中计划在哪些地方要用到积累的优美词句,计划运用哪些词句。并简要说说运用的原因。
四、课堂练笔
1、为了检验自己是否能奖构思的重点清楚的表达出来,请同学们选取计划将要重点描写或者讲述的一个精彩场面片断写下来。(如一段田园景色、一个劳动场面等)并要有意识地运用自己积累的优美词语或者句子。
2、学生课堂练笔,教师巡回指导。
五、交流评析
1、点名请三位(优中差各一)同学宣读习作片段,其余同学听后评价,提修改建议。
(教师引导学生评价标准:语句是否通顺明白;描写是否清楚,具体;重点是否明确,突出;运用的优美语句是否恰当:你觉得如何修改。)
2、按老师引导的评价要求,开展小组互动评价。(全员参与,取长补短。)
六、动笔成文
在听取同学们的修改意见后,按照本次习作要求动笔写作。教师巡回检查指导。
七、朗读评改
1、将自己写好的习作稿认真朗读,及时发现错误,自主修改。
2、将习作再读给同桌或信任的好伙伴听,一边读,一边改。
3、将自己和同学帮助修改后的习作抄写誊正。
《语文园地六》教案2语文园地
本单元的语文园地由四个板块组成。
交流平台——引导学生交流自己的发现:总结一段话中的关键语句可能的位置及关键语句的作用。
识字加油站——安排了两组带有“虫、鱼”偏旁的字构成的词语,会认6个生字。
词句段运用——引导学生读ABB式的词语,想象画面,并选择一两个词语写句子;用给出的句子开头说一段话,培养学生的语言组织和表达能力。
日积月累——积累古诗《早发白帝城》。
学生对关键句已经有较深刻的印象,在交流中能说出自己对于关键句的感悟。用 ……此处隐藏18045个字……读一读生字组成的词语。
3.小组同学互相交流,说说通过词语看到的画面。
4.小组派代表发言,全班交流。
5.根据学生发言教师相机小结:
(1)旭日:早晨,太阳从东方升起,阳光照耀在河面上,反射出星星点点的光芒,银光闪闪。
(2)岛屿:在水天相接的地方,小岛被大树笼罩着,远远望去,像一个绿草球,郁郁葱葱。
(3)海滨:晚上,人们住在海滨宾馆,打开宾馆窗户,阵阵海风袭来,远处的海面上可见到稀疏的渔火点点。
(4)沙滩:在沙滩上还有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是在海边游玩的各色人群,人们有的正在挖贝壳,有的正在捞小鱼,还有的在水中嬉戏,你瞧,那边有两人穿着婚纱,正在拍婚纱照呢,他们笑得好幸福。
(5)瞭望:海防战士警惕地瞭望着广阔的海面,注视着海面上的动静,保卫祖国的安全。
(6)巡航:巡航导弹在高空飞行。
(7)缆绳:轮船被缆绳紧紧地固定在码头上。
(8)铁锚:轮船进入了码头,铁锚缓缓地沉入水底。
2.看拼音,写词语。
xùrì
()
dǎoyǔ
()
hǎibīn
()
shātān
()
liàowàng
()
tiěmáo
()
教学过程第二课时
一、学习“词句段运用”。
1.读一读,体会加点词语意思的不同。
(1)自读两组句子。
(2)读句子,注意加点的字,想想它们的意思。
(3)说说自己发现了什么。
(4)交流自己的发现。
①指名说说“熟”和“味道”在不同句子中不同的意思。
熟A.米饭没熟,还要再蒸一会儿。(食物烧煮到可吃的程度。)
B.平时很熟的曲子,今天却总是弹不准。(熟练,对某种工作精通而有经验。)
C.秋天到了,果园里的柿子熟了。(成熟,植物的果实或种子长成。)
D.我正在熟睡,被吵闹声惊醒了。(程度深。)
E.慢慢的小孩和我混熟了。(因常接触而知道得清楚。)
味道A.我很喜欢苹果的味道。(舌头接触东西时所得到的感觉。)
B.这本书越看越有味道。(比喻某种感受、情趣、意味。)
(5)联想发现:你还发现了哪些字也有这个特点?
如:花
A.公园里的花可多了。(植物的繁殖器官,典型的由“花托”、“花萼”、“花冠”、“雌蕊群”和“雄蕊群”组成,有各种形状和颜色,一般长得很美丽,有的有香味,凋谢后结成果实。)
B.奶奶眼睛花了。(模糊不清。)
C.我不乱花钱。(用掉。)
D.林子里鸟可真多,有白的,有黄褐的,还有花的呢!(具有条纹或图形的,不只一种颜色的。)
(6)总结拓展:我国的汉字大多一字多义,了解一字义的现象,对阅读、写作都大有好处。理解一字多义并不困难,可以联系上下文,可以查字典,还可以向人请教。
2.下列例句是围绕一个意思来写的。读一读,再选一个开头照样子写一写。
(1)读句子,了解每个句子分别是围绕什么意思来写的。(“我的表弟天生胆小”“他们高兴极了”)
(2)自由选择,围绕一个意思写句子。
(3)全班交流,师生评议。
(4)教师小结:
①小丽多才多艺,经常给同学们唱歌跳舞,还代表班级参加过绘画比赛。
②雨下得真大!豆粒大的雨点密集地倾泻而下,砸在路旁的柳树上,砸在屋顶的铁皮上和窗户的玻璃上,噼噼啪啪的雨声在耳边响成一片,好喧闹的雨世界!
3.给加点的词语选择正确的解释。(只填序号)
(1)“新鲜”的解释有:A.少见的B.不含杂质,纯净C.没有变质,也没有经过腌制、干制等
①菜市场的绿油油的青菜真新鲜。()
②病人需要新鲜的空气,这样有利于健康。()
③爸爸出国回来讲了许多新鲜的事。()
④瞧那花瓶里怒放的玫瑰花,我猜准是新鲜的。()
(2)“漂亮”的解释有:A.好看、美丽B.出色
①“六一”节那天,我们穿着漂亮的衣服来到学校。()
②这一仗打得真新鲜!()
③李海能写一手新鲜的毛笔字。()
④王小东狠很地扣了新鲜的一球,为中国赢得了一分。()
4.围绕一个意思把下面的句子写具体。
(1)超市里真热闹。
(2)雨下得真大。
(3)公园里的花开得真美。
(4)操场真热闹。
二、学习“日积月累”。
1.学习生字,准确朗读。
(1)自由读,借助拼音学会生字。
(2)指名朗读。师生评议。
(3)纠正字音,学习生字。
(4)小组展开朗读比赛。
2.简单理解。
(1)见善则迁,有过则改。——《周易》(见到美好的人和事就努力学习,有了错误就马上改正。)
(2)过而不改,是谓过矣。——《论语》(有过错却不加以改正,这才是真正的过错。)
(3)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左传》(一般人不是圣人和贤人谁能不犯错?错了能够改正,没有比这更好的了。)
(4)改过不吝,从善如流。——苏轼(改正过错不要吝惜,听从正确的意见要像水从高处流到低处一样迅速自然。)
3.教师小结:没有人是十全十美的,俗话说:“浪子回头金不换"。有过则改,在一次次错误中,不断汲取教训和经验,我们才会离成功越来越近。
4.朗读背诵。
5.背一背,填一填。
(1)见善则迁,则改。
(2)不改,是谓过矣。
(3)人谁?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4)不吝,从善如流。
三、背诵“读读背背”中的名句,课外积累更多的有关名句。
课堂小结
[教学板书]
语文园地六
交流平台
识字加油站
词句段运用
日积月累
[教学反思]
今天顺利完成了语文园地六的教学,针对教学情况进行简单的反思。
给孩子多大的舞台,他就能跳出多美的舞蹈。课堂是什么啊?课堂是激情燃烧的动感地带,是他们求知、创造、展示自我、体验成功的平台。是学生健康成长的地方。学生的潜力是无限的,关键在于教师是否给了学生足够大的平台。例如,在“交流平台”和“识字加油站”的教学中,我放手学生独立解决问题,只在全班交流中给予适当的点拨。
日积月累中的名句学生理解起来可能有一定的难度,在教学中指是引导学生大致理解名句的意思,重在指导学生背诵积累,随着学生知识积累的增加,学生对自己积累的东西就会自然而然的理解和感悟,同时受到教育。
文档为doc格式